中国宁波网首页

搜索 邮箱 网站地图
您当前的位置 : 中国宁波网 >> 理论 >> 茶座

哲 明:科举文化古今谈

    中国宁波网2024-06-05 09:06:33稿源:宁波日报

  哲 明

  每年高考季,脑海中就会浮现“科举”二字。显然,现代高考同古代科举在概念和涵义上截然不同,二者对象不同、结果不同,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考录方式更是不同。但二者的最大共同点,就是排除了一切身份差异,以最为公开、公平、公正的方式,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。

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,科举文化可谓魅力无穷、影响广泛、持续古今。科举制度自隋而起,为历代所沿袭,至清末(1906年)终止,历时1300多年。这一选才制度,以考试定成绩,以成绩定取舍。用制度的形式,最大程度地把人为因素排除在外,打破了阶层固化的桎梏,是中国政治文明的重大制度创新。

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沿革十分复杂,总体上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。大的方向,就是不断由血缘标准向人才标准转变。夏、商、周时代,实行的是“世卿世禄制”,完全凭照血缘亲疏,来确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,“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只能打洞”,指的就是这种世袭。一个人能否吃上公家饭、将来能做多大的官,完全靠爹,这官在娘胎里就已经注定了。

  秦代增加按军功授爵,这对世袭是个突破,将来能当多大的官,跟自己的作为有了关系。两汉出台了察举制和征辟制,在秦代的基础上又开了一道以才识人的口子。尽管如此,并没有摆脱世袭和人为因素。而人总归是有情感和好恶的,没有客观标准,察举者完全可能把一个白痴说成是“天赋异禀”,把酒囊饭袋说成是“满腹经纶”。

  隋炀帝杨广,虽然在历史上差评无数,但科举制度却是在他的任上取得突破并大力推进的。从国家的需求侧来说,通过这一制度通道,各种出类拔萃之才源源不断地奔涌而来,为朝廷所用。从社会的供给侧来说,各个阶层“人往高处走”的天然欲望,有了一个正常的实现渠道。庙堂和江湖,由此形成了一个互通互促的利益共同体。

  在具体实施层面,科考制度变得越来越繁复和严苛。读书人要想做官,就得不停不息地考,考秀才,考举人,考进士。全部流程走下来,等于是一场考验意志、毅力、体能、心智和家财的超级马拉松,能够跑个“半马”,已属稀有,跑到终点的,就是人杰,能够金榜题名,那是人生的高光时刻。

  除了“文举”,唐朝还开创了“武举”。和平年代,想立军功而没有机会,但军事人才还是要的,怎么办呢?就看武艺高下,除了马射、步射、负重、摔跤,还要考问军事策略,后来,则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,从中选出了一些勇谋双全的将才。比如,大唐江山差一点被安禄山闹翻,救了大唐一命的名将郭子仪,即由武举进入仕途。因为救主有功,后来,郭子仪的儿子掌掴妻子乐平公主,上演了一出《打金枝》,唐代宗也就没计较。

  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,还得采取一些技术保障措施,有些做法则延续至今。比如“糊名法”,使得阅卷官徇私舞弊的可能性直线下降,如果在“密封线”外写姓名,试卷肯定是要被判零分的。比如“搜身制”,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考生私藏作弊资料进入考场。现在,使用科技手段代替人工搜身,就更简单了。比如“程式化”,明朝对科举文章程式作出一些硬性规定,既能提升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,也是强化评卷的客观标准。如果文章结构颠三倒四,等于是讲话语无伦次,这样的人能够把公务处理好,谁信呢?从实践看,“八股文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作用是积极的。至于后来“八股文”沦落成为死板教条的“官样文章”,那是形式上不断老朽和内容上空洞说教双重落败的结果。如今,优秀的高考命题作文、公务员的策论考试乃至各级政府的规范性文件,无一不是符合结构规范和言之有物双重标准的范文。

  不能想当然地以为,古代的科考仅仅考些“之乎者也”陈年百古的东西。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,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,内容大到治国理论、社会伦理、经济理财、军事武略、农业水利、文化教育,细到对上的报告怎么写、对下的批复怎么批、断案的判决书怎么写、民间纠纷怎么调解等等,这样录取的人,在当时环境下,一般是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的。

  1952年,新中国成立不久,就建立了更为公平的高考制度。1977年,高考恢复,不仅赢得了民心,也为当代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厚实的人才基石。1980年,公务员录用制度开始建立,科举文化的精髓——公开公平、无分贵贱、凭成绩定取舍仍是基本原则,同时,增加了面试、考察、体检环节,制度更加科学完备。

  现在,公开招考领导干部,不再以直接考录为主,这是当代吏治的重大改革,也是同古代科举的最大不同。现代社会的管理日益纷繁复杂,哪是几百年之前的要求可以比拟的?就领导干部来说,仅凭考试是检验不出真才实学的,一个人的本质、信念、人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是很难量化的。尤其是德的层面,涉及政治品德、职业道德、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,从几张试卷,或在小小面试场,哪能看得出来呢?党的十八大以后,更是明确提出了“不唯分数、不唯学历、不唯GDP”的“三不要求”,更加注重实践历练、客观政绩、平时表现和群众口碑,从而最大程度地把想做事、能做事、善共事、做成事、不出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,这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、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。

 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、源远流长,在历史进程中,始终能够扬弃完善、守正创新、与时俱进,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。科举文化,当是其中之一。

编辑: 李磊明
 法治精神生存条件 不能缺少主张
去年,省委省政府经过10多年积极部署推进的宁波、舟山港一体化工作尘埃落定。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实质性一... 详细
习近平总书记2·19和4·19两次重要讲话,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,科学回答了事关新闻舆论事业... 详细